屏東市舊名「阿緱」或「雅緱」,是平埔族阿緱社民所居之地,因在半屏山之東,日據時代改名為屏東. 屏東地區的開墾始於康熙年間,乾隆年間,阿緱由村落發展為粗具規模的市街,道光16年(1836年),官民合力建築阿緱城,以剌竹為垣,設東.西.南.北四門.到了日據時代,為修築道路.城垣及西.南.北三門皆被拆除.僅餘東門之門洞.屹立在今屏東市中華路的中山公園內. 以卵石堆築,紅磚收的東門,外觀可說獨一無二.上方題有「朝陽門」三字.目前東門為重新修築後的模樣,城上雉堞苔痕斑斑,藤類爬生,有著幾分古意.